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五项工作”,10月29日,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军天湖监狱、白茅岭监狱与宣城市司法局、公安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沪宣同心·共筑归途”——深化“五项工作”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握手言和”调解工作室授牌仪式,约150余名民警代表参加。

活动播放了沪宣两地“五项工作”宣传片,上海市军天湖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陆建荣致辞。六部门签订《关于深化“五项工作”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启动系列活动。上海市军天湖监狱、白茅岭监狱、宣城市司法局、宣州区司法局、郎溪县司法局分别就教育改造、纠纷化解、安置帮教、法治宣传、社区矫正等“五项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宣城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秘宣宣为上海市军天湖监狱、白茅岭监狱颁发“握手言和”调解工作室牌。上海市监狱管理局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王旭为“两监”的8名特邀人民调解员颁发聘书。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欧利刚出席活动并讲话。

此外,特邀人民调解员、安徽今昔律师事务所律师孙洪学,宣城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四级主任科员杨冉冉分别就回归社会后的法律风险防范、社会保险参保与待遇相关政策等内容为安徽籍服刑人员开展“回归社会第一课”主题帮教。
据悉,自3月份六部门“握手言和+”系列活动以来,围绕教育改造质量稳定提升、刑罚执行衔接配合规范有序、刑释人员安置帮教更加精细、纠纷化解和法治宣传更有有效、监地合作更加协同高效目标,宣城市不断延伸、创新工作,推动区域内“握手言和+”系列活动全覆盖。目前全市“三监十一所”全部设立“握手言和”调解工作室,先后配备34名特邀人民调解员,整合55名专业人才组建专家库,举办非遗文化课程73期,提供法律咨询150余人次,开展“法律进监所”活动297场次,靶向化解矛盾纠纷508起,为临释人员定制个性化出监仪式540人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085人次,切实维护基层社会和谐和监所单位安全,自觉护航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